**部分:松石的产地
在说优化手段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我国绿松石的主要产地,在我国***的产区有湖北十堰、安徽马鞍山
湖北绿松石
我们所熟知的湖北绿松石主要分布在鄂西北的郧县、竹山、郧西等地,湖北十堰盛产的绿松石料质地光润,色泽艳丽,灿烂夺目,颜色多为天蓝、碧绿、灰蓝、粉绿,极为罕见。具有纯度高、色泽正、质地优、能雕刻、易造型等特点。
湖北绿松石以花料为主,纯净的素料占很小的比例。铁线多呈黑褐色具有变化万千的形态,如同一幅幅写意的山水画作。
安徽绿松石
安徽绿松石由含铜热液交代铁矿脉中的柱状磷灰石而成,其质地纯净,从蓝绿到海蓝,色泽艳丽丰富。主要集中分布在马鞍山市近郊的凹山,马鞍山的出产量相对来说*大,因此绿松石界常将安徽绿松石称作马货或马料。马鞍山出产的绿松石大部分颜色偏重蓝色,玉料中间含有许多金色的斑点、柔软如雪的浮点,少有铁线。虽说质地不及湖北松,但纯净度上比湖北松石要好很多,所以大部分的马鞍山绿松石都很适合大型雕刻,成色好硬度高的高蓝料更是美得让人沉醉。在临近的铜陵市所出产的铜陵高蓝小仔料,颗粒小,颜色湛蓝,硬度**,可以算得上是国产松石中的**。
马鞍山、铜陵地区其沙土地质虽然颗粒不如湖北十堰泥土地质细腻,但**矿体组成中含晶体结构,表面瓷感及光泽可达釉面级,不同于一般高瓷料的胶状或蜡状光泽,且部分**松石料表面除了瓷感外,还可有微透明效果。
第二部分:“神秘面纱“-优化手段
绿松石价*上的疯涨会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那就是造假!高额的利润让制假者的手段炉*纯青。那么绿松石究竟有哪些优化手段?下面我们就来随着下面的文章来一层层的掀开这层“神秘面纱”。
**的绿松石讲究高瓷高蓝。高瓷是说绿松石表面犹如瓷器,且有着宝石*有的柔和。
一、 “神秘面纱”之源——绿松石的矿物颗粒间孔隙度
天然产出的绿松石多以绿松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式产出。矿物颗粒间孔隙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绿松石的一系列物理性质。孔隙度大,会降低绿松石的稳固性,抛光性能和可切割性能差;会使绿松石的吸附性增强,极易吸附各种污物如油脂、化学药品等,造成颜色等外观的改变;会造成光的散射,使绿松石呈现白色,即使材料本身有颜色,由于散射作用使颜色变浅变淡。
简单的浸水实验可以表明,如果这些孔隙被填充,减弱光的散射强度,绿松石的颜色会明显变深和变浓。
因此,降低孔隙度是绿松石人工优化处理的**方向。
二、 “神秘面纱”的类型---绿松石常见的人工处理方法
处理一:充填处理
降低孔隙度*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填处理,可以有多种充填材料。
早期直接用油或石蜡浸泡,简称“浸油”、“浸蜡”。这种方法其耐久性差、易褪色,逐渐被其它材料替代。现在绿松石充填处理较多的是充填高分子聚合物,主要以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等为主,简称“充胶”。近年来发现有利用有机硅或磷酸盐对绿松石进行充填处理。绿松石经充填处理后,质地变得致密,外观效果相对稳定。纵观各种充填处理,可存在整体充填、局部补胶、轻微浸胶、伪造铁线等不同情况。
处理二:染色+充填处理
染色处理纯粹就是为了改善绿松石的颜色。在大多数情况下,染色处理都是伴随着充填处理一起进行的,单纯的染色处理并不常见。
处理三:Zachery处理
Zachery处理是在美国出现的一种绿松石处理方法。该方法据称没有加入任何染色剂和有机化合物。商家承认经过人工处理,但未公布具体处理方法和过程。经过Zachery处理的绿松石,多呈高瓷蓝色,质地致密,颜色均匀、饱和度高,光泽强,明显优于大多数**绿松石,且外观效果稳定性非常好。
三、 “神秘面纱”揭开步骤---绿松石的检测步骤
流程总体归纳分为两大步骤:
1.确定品种:目前,市场上的绿松石仿制品非常多,常见的有染色菱镁矿、染色羟硅硼钙石、人工玻璃、塑料及其它人工材料等,有些较难用肉眼区别;另外,天然相似品如三水铝石、磷铝石、纤磷钙铝石、异极矿等,有时跟绿松石也高度相似。所以,必不可少的**步是确定绿松石品种,主要是用红外光谱将绿松石与仿制品、相似品区分开。
2.确定样品是否经过人工处理或为再造绿松石。通过放大检查、红外光谱或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分光光谱、微量元素测试等分析检测,判断绿松石样品是否经过染色、充填、Zachery处理等;判断样品是否为再造绿松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