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原指云南马尾松春天开花时的一种黄色里透着点点绿色的粉状物,腾冲人为什么把玉料上出现的这种现象叫松花呢?我想,一种可能是看到玉石砂皮上出现一些点状、针状细小而又有隐约出现的绿色,宛如故乡山上的松花,故名松花。另一种情况是看到斑斑点点的绿点,预示着春天到来,绿色将布满原野,给人带来生机一片。而石头里的绿色正是人们期盼的**,希望找到翠绿美玉的愿望和实物而联想**出玉石表面的“松花“这个词。
松花是翡翠原石中含铭的钠铝辉石小晶体,经过风化后,在玉石毛料皮壳上留下细小的呈短柱状、针点状、苔藓状的表现。松花的多少、大小、分布情况以及与皮壳相互间的关系,是判断毛料内部有没有翠和翠有多少的重要依据,因此,若要赌石,先要认准好皮壳以及皮壳上是否有松花以及松花的表现如何。如果毛料皮壳好,砂细而粒度细硬,上面又有松花,那就是赌色的料。
外表没有松花的毛料,如果石头很大,就很难说中间有无翠料;如果小料子上没有松花,有色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松花的颜色从暗绿到鲜绿都有。其在玉料上的分布和密集程度变化很大。点状而且极分散的松花,玉料内部翠色亦极分散;若松花密集且粒度很细,其玉料内部必有成块成团的绿色。
松花的种类很多,有人竟数出20多种不同形态的松花。常见到的松花有:松针松花、柏枝松花、点状松花、丝状松花、条带状松花、膏药松花、养面松花、谷壳松花、霉松花、暴松花、假松花等。
(1)松针松花
松针松花细小而呈针点状,仔细寻找才辨认得出,一般在皮壳较细的细砂或者水石的笋叶皮壳上出现。如果玉料地子较好,又有针状松花出现,这种毛料容易出好种、好色或者带块状淡绿色,赌涨的机会较大。
(2)条带状松花
条带状松花在毛料外皮呈较明显的带状,色偏较深绿色,风化后看似黑色。带状松花可长可短,有的呈一直带,有的呈分又状,若带子长、宽且松花又密集,色又鲜亮,地子又好,就可能出现好色的玉料。如果虽成带子,但稀稀拉拉,有的又分又,其内部有色也不集中;如果玉料很大,在其阳面(一块玉料凸的面)有带子,其内部出现好色的可能性较大。
(3)膏药松花
膏药松花在玉料皮壳上很明显,多呈不规则状,给人的印象是一大块绿集中在一起,实际上正如膏药贴在身上一样,只在表面有很浅的色,擦去膏药松花,就见到无色的玉肉。因此,膏药松花尽管样子大、块头大,但是赌石者一般不看重这种松花,而初涉此行的人,往往被假象所迷惑,赌输的可能性极大。
(4)荞面松花
由于玉料结晶较细,形成诸如细白砂皮壳或者浅灰、浅黄色砂皮壳,含铬的钠铝辉石以极细的粒度出现在皮壳上,很像在细砂皮上撒上一层薄薄的淡黄绿色的养面,这时,将毛料喷上水,待水未干时在明亮处仔细看,如果细点新鲜、绿艳,其内必有好翠;松花如果成团块状且色好细密,内部出现块状绿的可能性大。反之若松花散淡,则内部只有散点状绿。
(5)谷壳松花
松花既然是含铬的钠铝辉石的结晶,其结晶颗粒定然在风化皮壳上有所表现。粗晶粒经风化后在皮
壳上形成不明显的粗晶状,一般与皮壳色相近。若长在冰种、糯冰种的玉料皮壳上,而这些玉料的皮壳多是浅色砂,好且硬的,如果出现谷壳松花则内部都会有好色。但是,出现这种谷壳松花的料早在被挖到它的玉工们相玉时就已相出,并且以高价卖给收玉**了。因为这种玉料开涨性很大,故在一般赌石市场难觅其踪迹。
(6)霉松花
霉松花,顾名思义,就是虽然有松花出现,但是多发灰绿、灰蓝颜色,同时,注意观察凡有霉松花的石头,多数表面砂性不硬,部分还有滑滑溜溜的现象,强光手电照不出底,即使照出的也很偏暗。故有霉松花的石头,一般解开必输。所以说,霉松花的“霉“字又含有了会倒霉的意思。
(7)暴松花
准确地说,暴松花是玉料在后生环境中,含铜的水液在玉料表面形成的外来松花。暴松花看着很鲜很绿,但用小刀一刮就脱落,故看见很鲜且成片的松花时,要刮一下,再观察玉料皮壳,综合研究,免得被假象欺骗。
(8)假松花
假松花是做假而成的。将碎的有色玉料粉碎,与要做假的玉料皮子相似的玉料碎粒拌和,用粘胶剂
(网脂类,早年直接用动物胶)店粘在玉料上,再用尖的石头在枯好的表层轻轻打击,以出现像原生松花一样的效果。这种松花要多摸多看。从成堆状松花中找出成粒状、碎块状玉料及石料痕迹。当然,要靠多年经验积累方可胜任此工作。
天然形成的松花依在玉料中的分布不同,在玉料皮壳上的表现也是干变万化,但是若有松花,有真松花,就有出现翠的可能。出多少?怎样的出法?这就要求看玉人的技术和本事,能否通过松花看出更多……当然,有时也要靠点运气。若能细心学习和观察,多看、多对比,成功的机会也就会多一些。毕竟,相玉不仅是一门科学,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