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让很多收藏爱好者为之疯狂。翡翠选购是一门学问,掌握这门学问,需要一个积累过程。在实际生活中,不良商家为追逐利润,常使用人工处理改造翡翠的颜色和透明度,或用近似翡翠的材料以假充真,面对造假翡翠的层出不穷,消费还是防不胜防,没有一些专业的知识是很难去鉴别出真假翡翠。选购时除了索取该翡翠的**鉴定证书外,掌握一些简单的鉴别方法很有必要。
翡翠A货即是天然翡翠,区别于天然翡翠的就是翡翠B货,翡翠C货,其他质地的赝品。咱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些次品及赝品的特征及与A货翡翠的区别。
一、翡翠B货/C货
翡翠B货是采用天然翡翠原石进行后期人工处理的产品,它的本质还是翡翠原料,只是因为其质地不够好,以及部分杂质较多,而商家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对其进行美化处理的产物。英文单词bathe意思是“冲洗”,**个字母是B。所以,冲洗过的翡翠统称“B货”,“ 漂白货”。翡翠的冲洗当然不是用水,而是用强酸浸泡,腐蚀和溶解杂质、污点,使之清透明亮。 用强酸冲洗过的翡翠结构疏松,必须填充酸蚀后的裂隙,常用的手段就是用真空负压法注入透明树脂,这种树脂的折射率接近翡翠,抛光后,几乎与**翡翠没有什么区别。
翡翠C货,质地更差一截,在B货的基础上,继续通过人工方法将淡色或无色的翡翠加工成颜色艳丽的成品,一般所加颜色为红色或绿色,亦即“染色”翡翠。
咱们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识别A、B、C货翡翠:
1、看光泽:
A货呈强玻璃光泽。用肉眼鉴别翡翠A、B货时,*先看自然光线的光泽。一般A货的光泽是强玻璃光泽,而B货的光多呈蜡状,光度和光滑感都较差。B货、C货的翡翠边缘往往呈现微弱的蓝紫色的光,这是填充的有机胶质的反射光的颜色。
2、看颜色:
B货、C货看不到色根。对于有颜色的翡翠来说,B货、C货给人的感觉是色不自然,颜色边缘往往发散,颜色呈飘浮状,看不到色根或者是色根不明显。而A货的色不同,有“颜色结实”的说法。
3、看表面:
A货表面擦痕或抛光纹相对有序。看表面一般需要借助放大镜,10倍即可。翡翠A货表面一般较光滑,尤其是种老的翡翠;B货表面往往有连续的腐蚀坑。B货表面的腐蚀结构是无序的,因为翡翠成分中的各种矿物在酸里的溶解程度不一样,往往在表面形成蛛网状的酸蚀纹;而A货表面的擦痕、抛光纹相对来说是有序的,因为摩擦受力一般都是沿着一个方向。
4、看重量:
A货密度高,感觉压手。A货翡翠是天然翡翠,密度很高,拿在手里会感觉比较压手;B、C货已经经过人工腐蚀、充胶处理,内部结构已经被破坏,自然密度会有所下降,拿在手里较轻。
5、听声音:
A货声音清脆悦耳,有金属感。将饰品用头发等细线悬空吊挂,用玛瑙或者A货翡翠轻轻碰撞,会发出很悠扬、清远带回音的声音,声音清脆悦耳,有金属感;B货的声音发闷的,不清脆,没有悦耳的声音。
6、看翠性:
所谓翠性是一种纤维晶体与斑状晶体交织在一起的结构,可见星点状、针状或片状闪光面,又称苍蝇翅,这是翡翠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也是鉴定真假翡翠的一个重要标志。但鉴定A货、B货不能**以此作为鉴定证据,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A货翠性明显。B货在处理过程中遭到破坏而翠性模糊,但是,如果酸处理的程度轻微时,翠性也照样看得出,而且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