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加工翡翠的小历史

来源: 互联网

通过前三篇文章,我们了解到了翡翠人工处理的一些手段,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会逐步的给大家讲解翡翠的A货、B货、C货。不过在开讲之前,今天我们先来看一段翡翠的历史。

早年间的翡翠在加工到一定阶段,都会把它们泡在酸梅汤里,这样能去除掉表面的油垢污渍,而且不会破坏翡翠内部结构,也不会改变外表的颜色。*后一道手续就是浸蜡抛光,增加光泽。相信这些很多人都了解。

其实翡翠并不是天生都很干净的,总是会有一些灰色调或黄色调的杂质,会影响翡翠卖相。所以有些商家就想出去芙存菁的方法,利用强酸去浸泡翡翠,经过一段时间后,强酸就会把杂质洗掉,但是这样做会连带着把翡翠的结构也给破坏掉,部分表面也会被侵蚀的支离破碎。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商家们会用抽真空的方法将环氧树脂注入到翡翠里,填补裂隙,而这些翡翠就是后来我们常说的B货、C货翡翠了。

在1970年末—1990年初,翡翠经历了一场**的大灾难。很多人在香港不明就理的买到了所谓的去黄灌胶的翡翠。早年人们购买翡翠也从没想过需要什么鉴定,也不知道去哪里鉴定。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一辈子或是下一代都不知道自己拥有的翡翠是不是好翡翠。花了几十上**元买到手的翡翠可能到头来是不值*的B、C货。在当时,很少有听到珠宝鉴定,就算是鉴定师一开始也拿捏不准其中的问题,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就直接把B货当成A货给鉴定了等等。直到后来那些小工厂曝光了,事情才开始真相大白。

1980年开始,台湾兴起到香港批发翡翠的热潮。在那个年代,翡翠是很神秘的,没几个人可以看得懂其中的好坏,更加不懂翡翠的行情和价值,往往那些大**喜欢就直接买下。所以那个时候也是翡翠商的**时代,只要有大客户,基本上天天都是数*数到手抽筋的。当时翡翠注重颜色和水头,无色透明玻璃种的翡翠和紫罗兰翡翠几乎没有人要,便宜到几百几千元就可以买到好的翡翠。

后来台湾开始兴起珠宝鉴定热潮,学习珠宝鉴定变成一种风尚。消费者逐渐有意识,懂得买珠宝翡翠需要做鉴定。随着鉴定技术的愈加成熟,人工处理的翡翠的神秘面纱已经被揭开。直到今天,人工处理的翡翠渐渐消退,不过各位在购买时仍然要睁大眼睛看清楚,切不要阴沟里翻船。

投稿作者: mobile_941591
首页 饰品 文章详情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极速版 | 电脑版 | 客户端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